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,权威,专业,及时,全面,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!
长江商报消息 合成生物龙头企业华恒生物(688639.SH)将赴港IPO。
7月30日晚间,华恒生物发布公告,公司正在筹划发行境外股份(H股)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香港联交所”)上市事宜,以深入推进全球化战略,全面提升综合实力。
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,作为国内生物发酵领域的技术领先企业,近年来华恒生物积极开拓境外客户,发展海外市场。2024年,华恒生物在境外市场实现营业收入10.32亿元,同比增长30.34%,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到47.4%。
然而,在市场竞争加剧,主要产品价格大降的背景下,华恒生物业绩承压。2024年二季度至2025年一季度,华恒生物已连续四个季度增收不增利。2024年,公司产品毛利率为24.92%,同比下降15.6个百分点。
值得关注的是,包括IPO、定增在内,华恒生物已在A股募资13.25亿元。截至7月31日收盘,华恒生物A股股价33.37元/股,较2023年3月最高点193.65元/股已跌去83%(除权后)。
A股IPO四年后筹划H股上市
7月30日晚间,华恒生物公告,公司目前正在筹划境外发行股份(H股)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事宜,公司正与相关中介机构就本次H股上市的具体推进工作进行商讨,相关细节尚未确定,本次H股上市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。
对于计划赴港二次上市的原因,华恒生物表示,本次筹划H股上市主要为深入推进公司全球化发展战略,提升品牌影响力与核心竞争力,巩固行业领先地位,充分借助国际资本市场的资源与机制优势,优化资本结构,拓宽多元融资渠道,全面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和综合实力。
根据相关规定,本次H股上市工作尚需提交公司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,并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备案和香港联交所等监管机构审核。本次H股上市能否通过审议、备案和审核程序并最终实施具有较大不确定性。
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,近年来,华恒生物积极开拓境外客户,发展海外市场,与世界500强企业巴斯夫、味之素、Nutreco(荷兰泰高集团)等公司保持良好合作关系。
年报显示,2024年,受氨基酸系列产品产销量增长及新产品实现销售影响,华恒生物在境外市场营业收入10.32亿元,同比增长30.34%,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约为47.4%;毛利率为31.92%,同比减少13.73 个百分点。
其中,2024年,华恒生物在欧洲、美洲、亚洲及其他地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.29亿元、2.94亿元、3.09亿元,分别占境外主营业务收入的41.58%、28.51%、29.91%。
值得关注的是,筹划赴港方式拓宽融资渠道数月前,华恒生物刚刚完成一笔再融资。
资料显示,2021年4月,华恒生物在科创板上市,首发价格为23.16元/股,募集资金总额6.25亿元,扣除相关费用后的募资净额约为5.59亿元。
2024年10月,华恒生物非公开发行股票2112.25万股,募集资金总额7亿元,扣除相关费用后的募资净额6.84亿元。
综上,上市四年,华恒生物已在A股募资13.25亿元。上市以来,华恒生物分红总金额为3.98亿元。
截至2024年末,华恒生物两大IPO募投项目“交替年产2.5万吨丙氨酸、缬氨酸项目”“发酵法丙氨酸5000吨/年技改扩产项目”均已建设完毕,其中“交替年产2.5万吨丙氨酸、缬氨酸项目”在2024年已实现效益4388.64万元。不过,公司定增募投项目尚未开始投入。
第一季净利降超40%
作为全球领先的生物基产品制造企业,华恒生物的主要产品包括氨基酸系列产品、维生素系列产品、生物基新材料单体等,可广泛应用于中间体、动物营养、日化护理、功能食品与营养、植物营养等众多领域。
然而,在产品价格下跌的背景下,华恒生物当前也面临业绩压力。
数据显示,2021年至2023年,华恒生物的营业收入由9.54亿元增长至19.38亿元,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由1.68亿元、1.45亿元增长至4.49亿元、4.38亿元。
2024年,华恒生物营业收入为21.78亿元,同比增长12.37%;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.90亿元、1.77亿元,同比大幅下降57.80%、59.54%。
对此,华恒生物称,主要是公司经营规模扩大,相关费用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。同时,受市场竞争加剧影响,公司缬氨酸产品价格较上年同期下降,对公司利润产生影响。
2025年一季度,华恒生物则实现营业收入6.87亿元,同比增长37.20%;净利润为5109.61万元,同比下降40.98%;扣非净利润为5070.63万元,同比下降40.98%。至此,自2024年二季度以来,华恒生物已连续四个季度增收不增利。
根据华恒生物对监管问询的回复,2024年,公司产品毛利率为24.92%,同比下降15.6个百分点。其中,氨基酸系列产品、维生素系列产品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83.74%、11.45%,两大产品毛利率分别下降13.32个百分点和34.33个百分点,是导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下降的主要原因。
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,2024年,国内缬氨酸市场迎来产能扩张,行业供应过剩问题加剧。同时,肌醇市场产能持续扩大,供需逐渐失衡。受此影响,L-缬氨酸市场销售价格处于历史低位,肌醇价格也出现大幅下降。
在行业已经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下,华恒生物仍在大规模提升产能,其必要性也受到监管部门重点关注。
截至2024年末,华恒生物在建工程账面价值为15.92亿元。其中,定增募投项目“年产5万吨生物基丁二酸及生物基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建设项目”“年产5万吨生物基苹果酸生产建设项目”账面余额4.7亿元、3.8亿元。
华恒生物认为,公司现有主要产品产能利用处于饱和状态,产品销售情况良好,相关在建工程投入使用后预计产能将逐步释放,公司大规模提升产能具有合理性。
二级市场上,截至7月31日收盘,华恒生物报33.37元/股,当日跌幅1.18%,较2023年3月最高点193.65元/股已跌去83%(除权后)。
●长江商报记者 徐佳 实习生 代湘
责任编辑:常福强
富牛网配资-靠谱配资平台-配资上市公司一览表-靠谱配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